|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门| 台湾

打通25公里游线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构建通州“金名片”

日期:2022-06-12 16:58 来源:北京商报

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一事还在令人们议论纷纷,此时此刻,位于北京东部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也在加速建设中,并在今年迎来攻坚冲刺阶段,25公里游线也将打通。且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不仅在智慧化、数字化上持续加码,也通过多种方式将运河文化融入在景区的点点滴滴,并通过设计推出更多文创产品,以及借助VR、MR等技术手段沉浸式地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运河文化。

图片来源: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供图

计划全域覆盖智慧化管理

自2018年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相关工作,并于2019年通过了文旅部景观资源评审,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进程持续受到各方关注。

按照计划,整个景区的游客线路按照“1+1+6”景区游线体系构建,即“1条水上大环线+1条陆上大环线+6条景区小游线”,采用“游船+步行+电瓶车+自行车”多种交通方式串联起景区的各个景点。景区陆上大环线全长约25公里,全部步道将拓宽到4米及4米以上,以运河文化为脉络,提升了景区的文化传承性和游览趣味性。同时,景区还在环线有条件的区域增加了5处休闲健身场所和4处无动力儿童活动设施游乐场地,满足周边老百姓休闲娱乐的需求。

图片来源: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供图

据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透露,今年是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过程的攻坚阶段和冲刺阶段。随着对大运河文化进行梳理,并对源头三庙一塔景区进行全方位改造,今年还将打通25公里游线,预计年底对公众有一个集体的亮相。而未来景区则能实现全覆盖智慧化管理和游客智慧化服务功能,“现在全景区已实现安防监控,而在全景区游客智慧化管理上,比如实现智慧化停车和反向寻车功能,以后游客可以来之前通过导航找到有空位的停车场,游览结束后通过手机App来寻找车在哪里”。

三个层次融入运河文化

毋庸置疑,依托于大运河的旖旎风光和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围绕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公园、西海子公园葫芦湖景点片区、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等四个区域开展景区创建的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如何将运河文化更好地融入成为建设的关键点之一。

魏昀赟表示,通州一个非常典型的城市特征是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大运河在城市副中心中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而之所以打造5A级景区,就是把下游森林生态体验区和中间运河水文化体验区和上游三庙一塔等通州历史文化的代表结合在一起,串联起整个漕运进京的路线。

图片来源: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供图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过程中,也邀请大量专家学者,对整个涉及到通州和大运河的文化进行了提取,以文化图谱的形式给景区创立了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图谱,并以各种元素、形式体现在文化景区里。

“首先以文化符号的形式,比如游客到这儿能看到一个船帆,这是以形象直接呈现的文化符号。第二层是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如三庙一塔等建筑进行复建、复原,且三庙一塔的标识牌用黄木打造而成,虽然人们或许不能一眼看出文化符号,但也是从尊重历史事实的形式上进行还原。第三层是结合新科技形式进行展示,比如大运河森林公园区域的游客服务中心将推出全方位数字化沉浸式展厅,游客可以感受古运河八景,也可以通过MR的形式参与森林科普和漕运水系浏览,预计7月底至8月间会向游客开放。”魏昀赟如是说。

景区整体以公益性为主导

对于游客而言,除了关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体验内容外,也好奇门票等方面将会采取何种方式。对此,魏昀赟表示,整体景区还是以公益性为主导,其中,公共资源以免费的形式进行开放,游乐设施、旅游项目则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收费、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未来还能实现一部手机游运河的线上游览路线,游客拿着手机,可以用扫码结合VR的形式,通过用手机浏览动画影片来体验感受以前的漕运文化、古运河漕运盛景,以及现在和未来运河发展脉络。在景区软性服务上,各方面也在提升,如车船整体游览体系上,与此前从原来漕运码头开始到2号码头结束不同,而从下游甘棠闸到上游三庙一塔都可以联通起来,后续则计划与环球影城进行水路联通。

除此以外,今年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也将打造主题邮局,把通州标志性元素体现在邮票、明信片上,并向全国其他景区一样,实现游客打卡景区后邮寄回家。同时,景区的文创产品也在开发中,以后也将会有专属文化IP。

“如今文创店的落点已选好地址并完成设计,文化旅游产品也会随之向公众面试。而在今年底前,整个景区还会有原创吉祥物的出现,同时代表漕运文化、森林科普文化、燃灯塔IP等诸多IP系列文创产品陆续出现。”魏昀赟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

责任编辑:王健

上一篇:广西发布20条政策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

下一篇: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本月底全新亮相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