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门| 台湾

北京下苑村:艺术与乡村找到了共同生长的密码

日期:2022-04-29 17:19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下苑村,一个貌不惊人的农家小院,院子里种了葡萄、猕猴桃,还未结果,叶子倒是十分茂盛。只是和其他农家小院不太一样的是,这里还摆满了完工与未完工的油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孙逊,已经在这儿住了七八年。这是他的工作室,也是他生活的地方,除了“进城”上课,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儿过着“田园生活”。

  孙逊并不是下苑村的第一批“新村民”。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央美院十几位老师到下苑村居住,其中不乏田世信、孙家钵等著名雕塑家,下苑村慢慢形成了成名艺术家们的聚落。2000年,雕塑家钱绍武写下了“下苑艺术家村”的招牌。如今,常住下苑村的艺术家有80多户,成名的,未成名的,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室埋头创作,业余就成了“村民本民”。

  下苑村不仅是艺术家们的栖居地,还有民宿、酒吧、艺术展览、艺术市集、骑行大本营等多种业态。艺术不是“空降”到乡村,艺术家也不仅仅是“租住”在乡村,村民、艺术家、游客,在下苑找到了共同生活的聚落,艺术与乡村找到了共同生长的密码。

下苑村 陈杰/摄

  乡村里的“艺术范儿”

  4月16日,“下苑艺术生活季”开幕。昌平兴寿草莓,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艺术生活季主打草莓,却包含了绘画、音乐、美术、舞蹈等元素,还有骑行、艺术市集、展览等活动,连“喜上莓梢”的宣传画,就是村民自己画的。毕竟,艺术在下苑,是一个几十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

  下苑村的小广场上,立着艺术家们创作的雕塑,成为游客来此的网红打卡地。不久前,50多名艺术家、在校学生和村民们一道,在村里画了一幅长达近300米的墙绘。“画家画得相对专业,有一些现代主义的色彩,村民的绘画更直白,但两种风格都非常好。”孙逊说。墙绘完成后,下苑村又多了一个游客打卡处。

下苑村的墙绘 陈杰/摄

  如果说北京798是一个源于工业遗产的艺术区,艺术完全替代了工业,那么在下苑村,则是艺术赋予乡村新的能量,两者共同生长。

  在孙逊来到下苑村之前,下苑村已经在艺术圈里颇有名气,他的一些朋友早早地在村里租下小院,实现了中国文人向往的山水田园梦。来了几次,禁不住诱惑,从2014年开始,孙逊也定居到了这里。

孙逊在下苑村的工作室 陈杰/摄

  “坦白说,一个客观原因是我的职业让我远离城市也不会耽误工作,在村子里用较低的租金能拥有更大的工作空间。”孙逊说,“来了之后感觉到,离开城市能让我不被琐事和应酬打扰,能安静下来创作;而且从专业角度,我开始体验到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田园意境。”

  身在田园,不种点儿什么对不起这土地,而作为画家,既然种了四时瓜果和花卉,不留下点画也对不起自己与它们的朝夕相处。“比如说画葡萄,以前我画的是从超市里买来的成熟的葡萄,而现在画的是可以是从藤上长出来的葡萄,还未成熟,发绿……”孙逊说,现在他一旦想好要画什么,就去院儿里找,“诶,这串不错,啊,那串也不错”;选好后,在盘里摆上几个造型,行,就画它了,“整个过程就挺享受的”。

  现在去下苑村郊游,你的一天可以是这样的:在艺术餐厅一边吃饭一边看展览,去艺术市集挑挑拣拣喜欢的工艺品;闲逛经过一个又一个小院,从敞开的门能看到院子里摆满了雕塑或者画架;晚上去酒吧,旁边坐着的可能是以前只在画册上看见名字的画家;夜深人静,在艺术民宿里好好睡去,窗外,还有乐队不知疲倦地唱着民谣……

  艺术,气氛很重要,下苑,很有艺术范儿。

下苑村 陈杰/摄

  村民自学成油画家,还在798办了展

  下苑村村民王宝珠,今年63岁,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在炎黄艺术馆和798都办过画展的画家。他画的是油画,偶尔也来几笔水墨,他最喜欢的题材就是他的日常所见:牛啊、鸭子啊、小毛驴啊、小松鼠啊,还有下苑村周围的山山水水。

  时间回溯到快20年前,画家黑子租了王宝珠家的平房做工作室,这是王宝珠第一次和“艺术家”有了近距离接触。当时,王宝珠在村里开一个小超市,经常用自家运货的车,帮画家把画框运到中国美术馆、798等地。一来二去,他见识了不少艺术展。

  “他们(艺术家)撺掇我,让我也画两笔,我说我这老农民还能画画?他们说画一画就知道了。”就这样,纯爱好,纯自学,王宝珠和同被“拉下水”的妻子刘秀芬,迄今已经画了200多张画,被买走收藏的就有几十张。

王宝珠在家中绘画 陈杰/摄

  “他们说我画出了自己的风格,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画得怎么样,我就是喜欢。”王宝珠说。下苑村的变化,他全程见证:“村子变化太大了,路修好了,垃圾分类也做得挺好;更重要的是,我们村民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父母会教育小孩,要多读书、多学文化。”

  如今,王宝珠的主业是兴寿镇一处集体林场的护林员,“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融合。

  下苑村村支书冯志广介绍,村民和艺术家一直都和睦相处,艺术家对村民的影响也是逐步递增。“一些村民在村里艺术氛围的影响下,慢慢拿起了画笔,开始描绘自己的美好生活。现在,我们村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社区,有画画的村民、做雕塑的村民、做音乐的村民,当然,也依然有种菜的村民、养花的村民。”

  物质和精神都结出了“艺术之果”

  目前,下苑村的“原住民”和“新村民”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著名雕塑家田世信在下苑村住了25年,今年81岁的他,爱戴一顶棒球帽,在村子里买菜,商贩们都认识他。另一位“80后”雕塑家、今年82岁的中央美院教授孙家钵,也每天埋首在木雕中,村民们知道他的爱好,看到树桩就给他拖过来。

  二三十年的积淀,让艺术与乡村融为一体,艺术家和村民成为朋友。谈到“收获”,下苑村在物质和精神上堪称“双丰收”。最开始,村民出租家中多余的房子就可以获得收入;而当下苑村越来越因为“艺术”名声在外,艺术家和游客越来越多,村中的业态也越来越丰富,给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2016~2017年间,黑子拉着村里的艺术家,在他的工作室密集地办了十几个展览。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通过公共展示的方式,艺术家和村民有了更多互动。

  也是在2017年,下苑侃谱空间成立,负责人、艺术活动策划人赵峰介绍:“下苑作为一个艺术家村,没有公共的艺术服务空间,很难把艺术家资源转化成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于是,在下苑村委会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注册成立了侃谱小食堂,主要以特色餐饮和展示村里艺术家作品为主。”

侃谱空间 陈杰/摄

  在侃谱小食堂,小院墙上的壁画就是黑子的作品《下苑村夜宴图》,画中每个人物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住在下苑的艺术家。从“物理”上的住在下苑,到“心灵”上的栖居在下苑,艺术和下苑的关系从量变到质变。

  2018年,由侃谱空间牵头,第一届下苑艺术生活节成功举办;从2018年至今,侃谱逐步完成了艺术空间主题民宿、艺术空间主题餐饮、艺术生活超市、艺术服务中心等多种业态的布局。这些业态中的服务业,都吸引了村民的加入。

  冯志广说,下苑村现在有绘画展示空间、音乐空间、舞蹈空间,艺术生活主题市集……这些公共的艺术空间让来到这里的人们,真正感受到下苑村艺术生活的氛围。

下苑村 陈杰/摄

  艺术的能量不是爆炸式的,而是一点一点浸润。天天生活在艺术中,村民们慢慢对艺术产生了兴趣,王宝珠不是个孤例。即便大多数村民没能成为画家,但天天和艺术家待在一块儿,耳濡目染,也养成了没事儿去看个画展的习惯,“反正展厅就在我家隔壁”。

  在专业人士眼中,村民们的作品还别有一番个性。“村民的画,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表达会更直接,更天真。他们的作品中,对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有着一种天然的感动。”孙逊说。有时候,他和其他同行也会做一些公益课堂,教村民画画、做陶艺。教完之后,艺术家和村民的作品,摆在一块儿做展览。

  随着艺术家的潜能逐渐在下苑村释放,下苑村也开始积极发掘艺术文化产业的项目。“通过艺术文化引流社会受众,打造村集体公司及服务合作社,建造以艺术文化为地标符号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做到艺术产业拉动振兴乡村建设的目标。”冯志广说。


责任编辑:王健

上一篇:太原晋阳古城遗址内发现隋代瓷窑遗址

下一篇:2021年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