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进展如何
今年以来,社会对车联网关注度不断提升,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持续提速。目前,已有7地获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先导区建设情况如何,各地将本地优势和发展规划相结合,还需从哪些方面发力?
发挥地理信息优势
近日,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长三角赛区)在浙江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开赛。作为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本场赛事包括自动驾驶、量产车、车联网安全等若干专项赛,共16个测试项目,吸引了众多品牌车企同场竞技。
这项全国性赛事何以落地小城德清?作为全国首个以县域为主体创建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德清依托地理信息产业集聚优势,不断突破产业边界,推动地理信息与车联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据悉,占地172亩的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浙江省唯一同时满足单车智能和智能网联测试的公共测试场。测试场建成以来,先后向20家企业颁发了28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此外,德清还完成181.6公里的多路况场景智能化改造,全域949.3公里道路开放测试。
德清是全球地理信息产业集聚高地、创新策源地,时空信息支撑、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探索走在前列。“智能网联车技术不断发展,高度依赖安全可靠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德清未雨绸缪,为智能网联车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认为。
今年以来,德清引进地理信息产业链延伸项目26个,3亿元以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项目6个,开竣工项目7个。方正电机、嬴彻科技等32家龙头企业落户德清,地理信息、测试验证、无人低速车生产等上下游产业逐步完善。
落户德清的千寻位置公司,是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与运营方。今年4月,千寻位置发布《北斗时空智能基础能力全链路图谱》,标志着北斗时空智能应用全链路的关键环节全部打通。目前,上汽、小鹏、理想等23款量产汽车搭载千寻位置时空智能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2亿个小时。
“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原来只用在小众且专业的测量测绘领域,进入车联网领域,不是简单的移植和照搬,而是革命性改造。”千寻位置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经理年劲飞认为,智能驾驶瓶颈,来自协同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企业将加强与德清合作,加快实施北斗车路协同开发。
地理信息、全域开放,是德清车联网产业发展两大优势。“既要充分发挥地理信息产业的先发优势,还要从智能化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云控平台建设、应用场景深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地信发展中心主任汤献国说。(记者 柳文)
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近日,在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封闭测试场里,狮桥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一款新能源商用重卡车型正在进行测试,与此同时还有10多个品牌的新款新能源车在等待测试。
“今年,测试现场还建设适应欧洲标准的直线道路等设施,满足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出口测试需求。目前,部分新能源车型已通过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等200多个测试项目,具备上市条件。今年,场内还新增一处换电站,满足新车型的充换电测试需求。”狮桥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座舱网联部门高级经理韩冰说。
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于2019年底设立,搭建了1450万公里虚拟测试场、1475亩封闭测试场、24.5公里开放测试道路的三级测试服务体系,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完整闭环。“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已完成西青全域内408个路口智能化升级,实现道路交通信息全息感知、数据实时处理、服务多点触达。”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展区工作人员姜虹仪说。作为我国北方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目前天津(西青)车联网先导区已在基础设施改造、数字平台构建和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积累经验,并进一步助力车路协同向车城协同的快速演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张亚楠认为,车联网是车、路、基础设施、软件算法等形成的完整闭环。智慧交通对生活的融入渗透,将带来汽车等更多领域的产业变革。
天津大学无人驾驶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谢辉介绍,不久前,天津大学无人驾驶交叉研究中心、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天津环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在西青区,展示了无人巡逻导游车、无人配送汽车、太阳能光伏板给无人车辆充电等24项智能网联设施,并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拓展更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场景。
在天津(西青)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智能驾驶的测试和应用场景还有很多。西青区张家窝镇的京东无人物流配送车已常态化运营2年时间。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长谷云彪表示,到2023年底,西青区全域重点道路力争实现车联网开放道路。到2024年底,天津市力争实现1000公里的开放道路,并以西青区为龙头、以先导区建设为牵引,加快推动车联网发展。(记者 周琳)
推动产业生态集聚
广西柳州市为推动传统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从2019年开始着手开展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创建工作,优化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和示范应用环境,推动汽车智能网联产业集聚,打造车联网源头创新基地。
“柳州市已完成车联网先导区一期项目建设,举办了全国互联互通暨大规模测试活动,为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本地车企完成28张次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申请牌照审核发放工作。”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产业发展与数据应用科科长郑譞说。
目前,柳州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一期)已投资1.97亿元,实现79.88公里道路网联及125个路口的升级改造,共完成241套车联网C-V2X路侧设备(RSU)、476套边缘计算单元(MEC)及1090套路侧感知设备部署,打造了场外无人物流场景、柳汽城市物流场景、无人物流车场景等7个项目场景,并完成车联网先导区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建设,满足7个网联示范道路应用,实现智能交通设备、路侧设备及标志标线等设备接入管理,提供边缘级、区域级、城市级车联网应用服务。
据了解,柳州市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二期)已完成项目立项并获得可研报告批复,正在进行设计方案编制。到今年底计划累计完成投资约1亿元,完成对柳州城市主干道路共计231公里、299个路口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形成5G、车联网网络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全覆盖。至2025年,柳州市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项目规划投资9.61亿元,预计覆盖智慧路网长度650公里。
与此同时,柳州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动车联网新产业生态聚集。引导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柳州市重点企业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目前,已注册落地中信科智联、复睿智行、希迪智驾等车联网头部企业11家。
未来,柳州市车联网先导区将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创新高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加快融合,提供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政策环境,形成地方标准,积极探索跨行业标准化工作促进车联网跨行业互联互通。“柳州市将紧紧抓住车联网产业发展窗口,带动产品研发、测试、生产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努力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车联网建设模式,全面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郑譞说。(记者 童政)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