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门| 台湾

山西省临县启动2025年红枣提质增效"一户田"补助项目 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日期:2025-04-25 20:41 来源:中国新媒体信息网

  中国新媒体信息网讯(刘文艳)为破解红枣产业碎片化发展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2025年临县红枣提质增效"一户田"补助项目于近日在兔坂镇高家圪堎村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与机械化管护相结合,创新推出"一户田"管理模式,旨在重振临县红枣产业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背景:土地集约破解发展困局
 
  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及传统种植模式制约,临县红枣产业面临枣地分散、管理粗放、质量不稳等突出问题。据统计,全县近七成枣地呈现碎块化分布,60岁以上枣农占比超八成,人工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一户田"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单户20-100亩的分散枣地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化种植单元,同时配套机械化管护及财政补助政策,实现"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的产业升级目标。
 
  政策亮点:多维度支持枣农转型
 
  1.精准补助机制
 
  目标人群:50-80周岁在村务农枣农
 
  补助标准:200元/亩/年(最低连续补助3年)
 
  资金直达:通过"直补到户"方式发放,农户足不出村即可办理
 
  2.科技赋能生产
 
  推行耕地、施肥、喷药、修剪"四统一"机械化作业标准
 
  由临县红枣产业服务中心全程技术指导,并开展实地验收
 
  3.规模经营优势
 
  单户集中地块要求20-100亩,支持跨户连片合作
 
  村党支部牵头协调土地流转,保障农户权益
 
  实施路径:三步走推进改革
 
  1.支部统筹:村党支部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土地测绘、权属确认及流转协议签订
 
  2.农户主体:枣农自主申报地块整合,经审核后纳入申报补助名录
 
  3.全程护航:邀请相关专家全程技术指导
 
  社会效益展望
 
  据测算,实施"一户田"模式后,每亩可降低人工成本35%以上,优质果率预计提升至75%。
 
  "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高家圪堎村支部书记表示:"通过党支部引领、农户深度参与,我们正探索一条既保留家庭承包活力,又发挥规模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责任编辑:王健

上一篇:江西玉山南山乡:栉风沐雨保畅通 “汛”速行动护平安

下一篇:没有了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