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门| 台湾

上饶广信二中开展初高中衔接送教交流活动

日期:2025-04-03 20:36 来源:中国新媒体信息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初高中学段衔接,搭建城乡教师交流平台。4月1日—2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二中组织学校部分骨干名师组成送教团队,分别到广信区部分中学开展初高中衔接送教交流活动。
 
        王秀兰老师以《趣识文字·文言实词探秘》为课题,在枫岭头中学和董团中学开展送教活动。课堂通过“解谜—探源—实战”链式活动,将文言实词教学转化为文化解码游戏,以猜字、析字、用字串联课堂,既剖析汉字演变的文化内涵,又渗透文言翻译的应试技巧,巧妙衔接初高中知识体系。邱茹钰老师以《寻微访幽探诗情》为题,在皂头中学和罗桥中学开展送交活动。课堂通过“观标题、识作者、抓意象、觅情语”四大维度引导学生掌握诗词情感分析方法,并总结系统化答题策略,为初中生搭建了诗词鉴赏的能力阶梯。 
 
        万丽珺老师以《初高中衔接视域下的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为课题,在汪村中学和煌固中学开展送教活动。课堂匠心独运地创设了“火龙出水二级火箭”科技情境,将古代军事智慧与现代航天科技相融合,成功激发起农村学子的探究热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万老师采用“问题链”引导策略,组织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法,自主发现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等不同解法的优劣特性,自然生成对十字相乘法的学习需求。课堂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开展“解法擂台赛”,并采用“小老师”方式进行思维可视化展示。
 
         邹扬帆老师在煌固中学和汪村中学授课时,以“现在进行时”为切入点,创新设计“校园实景拍摄”“动作猜谜游戏”“情景短剧创编”等环节,将语法教学融入生活场景,通过小组合作编写动态故事,让抽象的“be+doing”结构变得可视化、趣味化。游晓露老师在经开区中学和广信区八中授课时,聚焦“高效记单词之构词法”,通过拆解词根、前缀与后缀规律,结合派生法、合成法与转化法,带领学生现场推演生词。绕口令比拼、小组赛等互动形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周美琴老师以《初高中衔接:摩擦力》为题,在皂头中学和罗桥中学开展送交活动。周老师在用自制拔河道具引入课堂,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判断及影响因素,并巧妙融入高中物理的定量分析,构建阶梯式知识框架。实验探究与问题链设计相结合,帮助学生突破“相对运动趋势”等难点,培养科学建模能力。陈丽云老师为枫岭头中学和董团中学的初中生带去一堂别具一格的摩擦力衔接课。课程以“袋子巧提水杯”趣味实验开篇,设置悬念迅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授课过程中,陈老师借助毛刷刷毛弯曲方向直观展示摩擦力方向,将抽象难懂知识具象化;又通过假设法,助力学生掌握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从而解决静摩擦力方向判断的难题,有效地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搭建物理知识体系。   
 
       吴丹老师以《"化" 说敞口物质的变化》为题,在经开区中学和广信区八中开展送教活动。课堂通过浓盐酸、氢氧化钠等物质的敞口实验,结合数字化传感器实时监测,将抽象的化学原理转化为直观现象。学生动手操作、分组探究,在观察中理解物质性质与保存方法,城乡学子共同体验了科学探索的魅力。   
 
        本次送教活动采取 "示范课 + 研讨交流" 模式进行,授课教师不仅展示了新颖的教学设计,还与乡镇教师深入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本次活动既为乡镇学生送去了优质课堂,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合。今后,该校将持续深化教育交流机制,加强初高中衔接课程建设,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注入活力。(王秀兰)
 
  

责任编辑:冬东

上一篇:江西上饶朝阳王村小学开展地震演习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