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和玉米一起“过年”,北京农学院师生春节值守南繁基地育种
日期:2025-02-05 00:01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海南乐东基地的大片玉米长势良好,正是授粉的最佳时节。春节前后,我们每天都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套袋授粉。”北京农学院玉米团队负责人张秋芝教授说。这个春节,和过往20多年一样,来自北京农学院的张秋芝和潘金豹两位教授都带领团队在海南“过年”。
据悉,他们每年从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在海南坚持开展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张秋芝介绍,三亚和乐东地处热带地区,是国家南繁科研基地聚集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大本营”。北京农学院科研团队已连续二十五年到海南开展育种工作,团队在这里主要开展青贮玉米种质资源创新、自交系选育、杂交种测配和优良组合制种。


春节前后,北京农学院师生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套袋授粉。受访者供图
“南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代’(在育种过程中增加种子繁衍的世代)玉米在北方一年只有一季,而通过南繁,一年可以种植2-3季。这样可以加快研究进程,一年的时间能顶2-3年用。”张秋芝说道。
据悉,青贮玉米是当代畜牧业“饲料之王”,是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农学院青贮玉米种质创新团队多年来聚焦畜牧养殖业和奶业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青贮玉米的需求,致力于培育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推广示范青贮玉米新品种制种及配套栽培集成技术,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


三亚和乐东地处热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大本营”。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2023年,团队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北农青贮368”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在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甘肃等畜牧养殖大省推广面积累计200多万亩。2024年团队的《智慧制种铸造青贮玉米提质增效引擎》入选教育部第七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案例。
“对于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只有农时,没有假期。我们要用好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做好育种工作,为种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农业‘强芯’注入新的活力。”团队老师说道。
责任编辑:王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