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灵之光——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开幕
日期:2025-10-09 18:50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10月8日电,由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主办的"虚灵之光——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开幕活动近日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本次活动包括"虚灵之光——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开幕仪式与学术座谈会两个部分。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韩璐,吴山明老师学生代表、浙江画院原副院长池沙鸿,吴山明先生夫人、著名画家高晔芸在"虚灵之光——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开幕式致辞,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院原党委书记钱晓芳,中国美院原党委书记毛雪非,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杨建新,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旭东,杭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吴雪勇,中国美院原副院长肖锋艺术馆馆长孟云生,中国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胡钟华,中共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方渊,中共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方渊等,以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杭美术界嘉宾等出席展览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首先回顾了吴山明先生的艺术与教育精神,称其既是"大画家"也是"大先生",长期推动美院中国画教学与创新,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展览以"虚灵之光"为主题,正点明了"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深层理念,突出了笔墨大道至简之美。吴山明先生深研黄宾虹、潘天寿等先师的变法之道,在意笔线描、宿墨法等方面独创新局,将传统笔墨推向现代审美新境。此次展览不仅是简单的作品陈列,更是一次对教学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系统梳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韩璐回忆了与吴山明先生交流的往事,深受其"笔墨向虚处走、做人向实处行"启发,认为这不仅是艺术方法,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并强调吴山明先生艺术风格的三大基础:一是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二是扎根中国传统笔墨;三是关注、表达并思考当代。当代艺术工作者应继承吴山明先生的精神,在守护中国笔墨传统的同时,与当代融合。


吴山明老师学生代表、浙江画院原副院长池沙鸿认为展览全面梳理了吴山明创作历程,并结合个人体会谈了两点感悟。首先是"走出舒适区"。吴山明先生在各个创作阶段不断突破自我,反对自我束缚,体现其胸怀与格局;其次是"走向生活"。吴山明先生始终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直面朴实对象,用新技法表达新感受,强调技法应随感受而变。吴山明先生的艺术精神正是在于"虚灵之光"与"澄怀味象",既沉静宽阔,又不断创新。这两点也成为自己终身受益的艺术和人生理念。
吴山明先生夫人、著名画家高晔芸回顾了策展历程,本次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的支持下,对吴山明在中国美院数十年的艺术与教学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意义重大。吴山明先生1955年进入美院附中,1964年大学毕业后获得宝贵机缘——陪同潘天寿先生进行为期一个多月写生与交流。潘老下笔的气魄、构图的独特及艺术胸怀深深震撼了吴山明先生,成为其一生艺术探索与大胆创新的重要启发。正是这一经历拓宽了吴山明的视野,奠定了其日后在笔墨与教学上的突破精神。此次展览不仅呈现吴山明艺术发展的脉络,也凝聚了家人和策展团队的辛勤付出,希望展览能为观众提供一定启示,感受吴山明在逆境中坚守与创新的精神力量,使其艺术与教育理念得以延续与发扬。
当天下午,举办"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学术研讨会,以纪念吴山明先生在中国画教学上的重要成就。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
责任编辑:王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