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门| 台湾

依靠群众 南通努力破解百姓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日期:2025-10-30 19:25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通10月30日消息(记者杨梦奎)“小泯沟内散落着十几个油漆桶。”南通市海门区“环保老舅妈”工作室成员施红琴发现后,立即上报线索,最终全部清理干净。
 
  10月30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海门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华军告诉记者,“环保老舅妈”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基层环境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杨梦奎摄)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如何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生态环境部门致力于解决的关键议题。
 
  “创新基层调解模式,探索群众自治,积极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解。”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执法监督处处长蒋军介绍,南通目前逐步形成了“五个一”工作模式(即:一套科学的信访工作机制、一支精干的信访专业队伍、一个完备的信访办理程序、一个高效的信访信息平台、一套联动的信访攻坚体系),努力实现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置,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他介绍,通州区成立的“环境信访村居调解室”,充分发挥群众基础好、社会威望高的乡贤资源优势,共同参与环境信访矛盾调解,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海门区打造的“环保老舅妈工作室”工作品牌,搭建“围炉夜话”听民意平台,充分倾听民意、汲取民智,共话基层环境治理,有效回应群众期盼。
 
  比如在处理兴东街道某纺织企业投产初期振动噪声扰民问题时,通州生态环境局邀请该村退休老支书参与调解。他深入群众听诉求,走进企业看实情,在“国标”与“民标”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最终,企业优化方案、加大投入,群众也认可了企业态度,给予整改时间,实现了环保、生产与民生的“三赢”。
 
  针对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环境信访问题,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借助污染防治攻坚、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和信访联席会议等机制、平台,建立联动的信访攻坚体系,以多元化解的方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为规范化办理、制度化实施环保为民服务,该局制定出台《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环保为民服务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每月确定十余个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事项作为环保为民服务项目。据统计,自2023年8月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已推动294个项目完成整改。
 
  蒋军表示,该局坚持“及时受理、及时答复、及时公开”的“三及时”原则,以最快、最好、最满意的方式妥善解决群众匿名举报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南通全市已公开1151件匿名举报件办理情况,变“双向不透明”为“阳光操作”,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责任编辑:王健

上一篇:青云谱区城管执法局联京山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入校园活动简报

下一篇:没有了

图片新闻